Search

20200714 黃偉民易經講堂

七月空降一條國安法,搞到香港人人自危的時候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20200714 黃偉民易經講堂

七月空降一條國安法,搞到香港人人自危的時候,疫情失控,在全港社區爆發,轉移了恐懼。

武漢肺炎,始終是愛國愛港的,當有需要的時候,它就出現。

這條國安法,賦與京官無限權力,說你危害國家安全,有罪就有罪,凌駕香港現在法例,跳過所有法律程序,不經法庭法令,可以凍結你的資產,進入你的居所,禁止你的出境,將你無限期扣押拷問,由特首指派的特別法官審理……

徬徨無助的市民,周六日在酷熱天氣下,跑出來參與戴耀廷的立法會民主派初選。

不知有什麼用?能做多少便做多少!

北京這一年來的對港政策,就是要香港人恐懼。

這個國安公署擁有無上權力,但卻古古怪怪。

求求其其的攞間維港酒店做辦公室,香港這麼多甲級商廈,沒有更好的選址?當年日本皇軍是用半島酒店的。

坐鎮這一言生死的公署負責人叫鄭雁雄,前廣東省汕尾市市委書記,政績是烏坎村收地。

當年麥理浩要成立廉政公署,是找來德高望重的姬達爵士出任ICAC專員的,以示決心。

北京卻找個鄉鎮級官僚,對付香港的世界級全球間諜?保護中共的國家安全?

目前中共專責香港事馬務的官員,最高級的是港澳小組的韓正,他是政治局七常委之一。港澳辦主任夏寶龍,是全國政協副主席,前浙江省省委書記,是習近平浙江系的骨幹心腹。中聯辦主任駱惠寧,前山西省省委書記。

這三人不是中央一等大員,就是地方封疆大吏,現在卻加一個廣東汕尾鄉下人,一齊對付幽靈般的港獨份子,外國勢力?

這個國安公署的人事任命真是神秘莫測?在中共眼中,香港過去一年市面失控,只是 等同烏坎村收地?所以,看中鄭雁雄的烏坎經驗?

國安法將香港擺上國際舞台,動作最大的是英國,她給予三百萬BNO持有人居英權,這是償還二十三年前的舊債。

加拿大、澳洲暫時停止和香港的引渡條例,這是基本動作,旨在保護她們自己的國民。

法國外長說,法國不會對香港坐視不理,但沒有下文。

大家都在等,等美國出手。

但美國按兵不動。

參眾兩院急急通過了《香港自治法》,等待總統簽署便成為正式法律。

特朗普遲遲未簽,簽了便要有行動,因為時機未到。

十一月三日美國總統大選,對特朗普來說,沒有什麼比連任更重要。

制裁北京,懲罰林鄭政府,最佳時機在九月下旬,這對共和黨的選情最有利。

國安法成立後,未拉黎智英、李柱銘、戴耀廷;立法會選舉,又是否DQ黃之鋒、朱凱迪?

國安法對香港人的欺凌,會刺激市民出來投票。只要投票人數超過三百萬,中聯辦的百二萬鐵票就不能左右大局,35+進入立法會就成為力量。林鄭政府不容許泛民有三十五席在立法會,便要動腦筋找藉口DQ幾人,美國的《香港自治法》便出師有名了。

所以,會戰在九月六日,武漢肺炎到時又再失控了。

這段日子,美國也沒有閒著看香港淪陷,她的主力戰線仍是武漢肺炎。始終這瘟疫殺了十三萬美國人,按停了全美工商百業,騷擾了所有美國人。所以,Fox電視播出了獨家訪問,大陸病毒研究員,經香港大學逃亡美國的閰麗夢,講出了她參與的病毒研究經歷,中共早知病毒的人傳人特性。

閰麗夢四月到美,經FBI的反覆盤查,再由Fox做四小時的錄影,先播十三分鐘的片段。看來是按實際需要而決定集數的連續劇來的。

《香港自治法》,武漢肺炎,美國兩條戰線,弧形的向著北京推進。沒有懸念的,中共是文明世界的敵人,大家都別無選擇。

香港的聰明人,仍用盡方法,為國安法塗脂抹粉。

香港大學法律學院的陳弘毅教授,勸香港人,可將國安法,視為中央對香港實施一個兩制的「社會契約」。隨即給他當年在哈佛的師傅Jerome A. Cohen孔傑榮教授駁斥,契約要雙方自願下簽訂,香港的國安法不可能是契約。

陳弘毅一直是北京護法,是中共的好學生,因為他的確是考試高手,很懂得考試遊戲,很知道出題者和評分員的要求。他在港大法律學院的外號叫「951」,會考九優狀元,A level五優入港大,法學院一級榮譽畢業,拿獎學金到哈佛升學,學成回港大任教。是香港狀元級的人物。

他為虎作倀,不值得評論,但他辜負了他的名字———弘毅。

弘毅,這兩個字大有來頭。

《論語.泰伯篇》第七章:
曾子曰:
士不可以不弘毅,
任重而道遠。
仁以為己任,不亦重乎?
死而後已,不亦遠乎?

孔子的傳人曾參臨死前,一班學生圍在他床前聽他吩咐後事。他一連五章,總結孔門心法,最後用這章,說出對傳人弟子的期望。

士,一個讀書人,一個知識分子,對時代是有責任的。

士不可以不弘毅。什麼是弘?

弘,是弘大。讀書人要器宇大,胸襟大,氣度大,眼光大。不是只為衣食奔波,個人富貴。

什麼是毅?

是剛毅,決斷,對人對事要有見解判斷,不能人云亦云,不能隨波逐流,不能依附權貴,不能刻意逢迎。

弘毅,一個人將眼界見解,加上果斷決心,就是知識分子的基本性格。

一個傳統的知識分子,先要養成「弘」和「毅」這兩個基本條件,因為你不是只為個人生存,你要為時代,為社會,背負起很重的責任。文化的擔子重,歷史的道路長。

一個受過中華文化教育的知識分子,仁,是他的責任。

這個責任,要挑到什麼時候?一直到死為止。

這就是中華文化,對傳統讀書人,一個士的要求。

走這樣遠的路,背負這樣重的責任,所以必須養成一個偉大的胸襟,要有「弘」,「毅」的性格,才能做好時代的使命。

這是曾參臨死在論語裡五章說話的最後一章,是最關鍵的學問總結。

臨行贈汝無多字,一句彌陀作大舟。

陳弘毅考試好叻,但他既不弘,也不毅。

https://youtu.be/40Tl54nBlKs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這裏可以談政治,説歷史。也可以一齊分享周易心得。八字、紫微,在推算?
View all posts